第十五届金钟奖已经进入决赛阶段了,作为音乐的国家级奖项,金钟奖的每一次“揭榜”都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——有人为心仪的选手欢呼,有人因未达预期而遗憾。从各省的选拔赛,走到全国选拔赛,再走到今天,能够被我们在直播里看到的选手,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优秀,也有不少选手在其他比赛上早已斩获奖项,却在金钟奖“铩羽而归”。换位思考一下,没有谁能够不痛惜。

但是,往往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——我们为一个选手的落选叹息了一分钟之后,又转头去关注剩下选手的表现,最后我们的精力还是落在获胜的几个人的身上,在观众的眼里,那些落选的选手也就这样被抛之脑后了。比赛就是这样残酷,它有着现场发挥的波动性,从参赛结果上,它把关注和荣誉都给予少数的几个人,除了胜者,谁能轻松地“享受比赛”呢?
然而,比赛就是有着这样的重量。它的重量在于,有能力的人都能得到一次展示的机会。参赛名单里面,既有已在乐坛崭露头角的青年歌唱家,也有刚走出专业院校或正在求学的学生;既有深耕民族音乐的传承者,也有尝试跨界融合的创作新人。赛场上,有人因一个高音破音红了眼眶。
这或许才是音乐比赛对所有参加者应该起到的作用,是一场面向所有热爱音乐的人的“成长仪式”。今天上台前,心情好像紧张了一点,从脚步声能感觉出舞台的声场好像不太一样,今天穿的衣服好像热了一点,还有那位只是听说过但是从未合作过的指挥老师;这一刻,还在默念着最不熟悉的那段谱子,想起凌晨四点的琴房、反复打磨的作品、导师逐字批注的乐谱;听到其他人在某个细节上比自己完成得更好,听到其他人所展现的音乐风格;然而还是克服了这一切心理障碍,走上这个舞台,争取有最好的发挥。
比“谁得奖”更重要的,是和音乐一直为伴的一种生活被更多人看见。一场比赛最该被记住的价值,就是这样的一扇窗口。专业性赛事和娱乐性赛事的不同点或许也在此,专业性赛事并不是为了创造热点、创立人设所设计的,也不会为了更多的话题而设计转折。在这里比拼的,只有自己人生中对艺术的积累。金钟奖的意义也多少在于此,一场在国内举办的顶尖比赛,上面的选手就是隔壁琴房的同学,或者是总是缺席文化课的那位同桌,这种生活更加容易被接受和想象。他们以这种形式表达自己、证明自己。透过这扇窗,普通人看见音乐人的专业与热爱,年轻人找到与经典对话的桥梁。每一场比赛,都是选手们台下十余年的汗水,是评委们“吹毛求疵”的坚持,是一次又一次战胜自己、面对失败的可能仍然站上舞台的勇气,是以自己的人生讲述艺术的每一次尝试。
那些在舞台上发光的名字,那些没站上领奖台却依然热爱的人,加在一起,才是一场比赛完整的样子。
作者:任宏伟
来源:红星新闻
Copyright © 2009-2020 中国音乐家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73678号-1 | 京ICP备09073678号-3 | 联系我们
第十五届金钟奖已经进入决赛阶段了,作为音乐的国家级奖项,金钟奖的每一次“揭榜”都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——有人为心仪的选手欢呼,有人因未达预期而遗憾。从各省的选拔赛,走到全国选拔赛,再走到今天,能够被我们在直播里看到的选手,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优秀,也有不少选手在其他比赛上早已斩获奖项,却在金钟奖“铩羽而归”。换位思考一下,没有谁能够不痛惜。

但是,往往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——我们为一个选手的落选叹息了一分钟之后,又转头去关注剩下选手的表现,最后我们的精力还是落在获胜的几个人的身上,在观众的眼里,那些落选的选手也就这样被抛之脑后了。比赛就是这样残酷,它有着现场发挥的波动性,从参赛结果上,它把关注和荣誉都给予少数的几个人,除了胜者,谁能轻松地“享受比赛”呢?
然而,比赛就是有着这样的重量。它的重量在于,有能力的人都能得到一次展示的机会。参赛名单里面,既有已在乐坛崭露头角的青年歌唱家,也有刚走出专业院校或正在求学的学生;既有深耕民族音乐的传承者,也有尝试跨界融合的创作新人。赛场上,有人因一个高音破音红了眼眶。
这或许才是音乐比赛对所有参加者应该起到的作用,是一场面向所有热爱音乐的人的“成长仪式”。今天上台前,心情好像紧张了一点,从脚步声能感觉出舞台的声场好像不太一样,今天穿的衣服好像热了一点,还有那位只是听说过但是从未合作过的指挥老师;这一刻,还在默念着最不熟悉的那段谱子,想起凌晨四点的琴房、反复打磨的作品、导师逐字批注的乐谱;听到其他人在某个细节上比自己完成得更好,听到其他人所展现的音乐风格;然而还是克服了这一切心理障碍,走上这个舞台,争取有最好的发挥。
比“谁得奖”更重要的,是和音乐一直为伴的一种生活被更多人看见。一场比赛最该被记住的价值,就是这样的一扇窗口。专业性赛事和娱乐性赛事的不同点或许也在此,专业性赛事并不是为了创造热点、创立人设所设计的,也不会为了更多的话题而设计转折。在这里比拼的,只有自己人生中对艺术的积累。金钟奖的意义也多少在于此,一场在国内举办的顶尖比赛,上面的选手就是隔壁琴房的同学,或者是总是缺席文化课的那位同桌,这种生活更加容易被接受和想象。他们以这种形式表达自己、证明自己。透过这扇窗,普通人看见音乐人的专业与热爱,年轻人找到与经典对话的桥梁。每一场比赛,都是选手们台下十余年的汗水,是评委们“吹毛求疵”的坚持,是一次又一次战胜自己、面对失败的可能仍然站上舞台的勇气,是以自己的人生讲述艺术的每一次尝试。
那些在舞台上发光的名字,那些没站上领奖台却依然热爱的人,加在一起,才是一场比赛完整的样子。
作者:任宏伟
来源:红星新闻
Copyright © 2009-2020 中国音乐家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73678号-1 | 联系我们